13.3.3_2025_參與氣候變化災害的規劃
就與地方政府合作而言,國科會攜手國立中山大學成立全國唯一聚焦「西南海岸」的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未來將針對七股地區潟湖生態系統與漁村社區發展,包括漁業資源、環境變化、土地利用及社會結構等,進行全面性的現場監測、資料盤點及分析,針對地方議題,評估人類活動及氣候變遷對生態和社會的影響,以供政府制定永續發展的政策方針。



《取自https://www.ltsertwswcoast.org/about/about-project》
就亞太區域的合作,2024 年 4 月 30 日,本校於帛琉社區學院揭牌成立「臺帛海洋科普教育中心」,由帛琉總統、國科會副主委林敏聰及中華民國駐帛琉大使林東亨共同主持,帛琉國會議員及農漁暨環境部、教育部等相關部會亦踴躍出席,顯示本中心設立不僅獲得兩國政府高度支持,亦成為雙邊合作的重要里程碑。該中心肩負推動海洋教育、強化科學研究、協助帛琉面對氣候變遷與極端災害挑戰之任務,並將持續作為兩國間科學交流及知識共享的主要平台。中心的設立展現了我國在區域性氣候治理與海洋科學領域的責任與貢獻,也鞏固了臺帛邦誼。未來更規劃跨領域合作,例如結合人工智慧與海洋科學進行大數據分析,以應用於氣候變遷監測、災害預警與資源管理,推動帛琉建立完整的災害因應策略。
此外,本校與帛琉酋長委員會進行合作,研議設立「長期水文觀測站」,持續監測包括溫度、鹽度、潮汐與海流等關鍵指標,以建立氣候變化長期資料庫,強化帛琉對極端氣候事件的監測與應對能力。同時,本校亦與帛琉政府部會共同籌辦「科學探究競賽」,結合科研船之實地採樣與跨國教育交流,邀請當地教師與學生參與,使海洋教育更加貼近在地需求,並讓帛琉社會大眾能直接參與氣候議題討論。此舉不僅深化雙邊合作,更將教育、科研與政策緊密結合,體現大學於推動永續發展及災害規劃中的積極角色。


《取自https://www.taiwanembassy.org/pal/post/48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