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Top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14.3.3_2025_維護水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 2

國立中山大學東沙國際海洋研究站與內政部國家公園署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攜手守護東沙環礁生態

國立中山大學東沙國際海洋研究站與內政部國家公園署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攜手,針對東沙環礁區域的海洋生物、水文環境進行科研調查,累積科學數據並提供政策建議,成功擬定有效政策保護東沙海域生物多樣性。雙方合作的「守護南海之星,東沙環礁生物多樣性保育計畫」,榮獲今年度2024 TWBA台灣生物多樣性獎銅質獎肯定,也是本屆全國唯一獲選的教育單位。

「東沙是地球的瑰寶,在全球氣候變遷的當下,東沙的生物多樣性保育更顯彌足珍貴!」東沙研究站計畫主持人、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院長廖德裕表示,東沙群島為環礁地形,囊括礁台、潟湖、沙洲、淺灘、水道及島嶼等特殊自然地貌,擁有9,185公頃海草床,在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以及藍碳儲存、降低全球暖化扮演重要角色。

作為我國最南端之海洋研究站,東沙研究站肩負臺灣在海洋科研、海域環境、生態保育、政策建議的責任,從多元層面守護海洋生態多樣性,主要任務為針對南海區域的環境生態,包含水文環境如海溫、鹽度、海流的變化,進行全方位的科研調查,建立長期背景資料,以作為生物多樣性在災後生態恢復和保育管理政策推動的重要基礎。同時,結合海洋生物和生態系統科學能量,針對海南生態環境進行持續性調查監測,識別棲息地破壞、外來物種入侵、過度捕撈等問題,並結合政策主管機關進行即時性之控管。尤其,在於珊瑚礁和魚類保護議題上,提供前瞻建議,進行生物多樣性的保育發展。

近三年來,東沙研究站已協助數百位科研人員登島進行學術研究及相關發表,相關研究數據成為海管處擬定有效保護東沙海域生物多樣性政策的堅實後盾,共同守護重要海洋棲地,同步透過科學研究與管理政策的雙向合作,強化臺灣海洋保育實踐,為推動海洋環境保育及生物多樣性上帶來諸多貢獻。

在眾多的科研研究中,包含了致力於瀕危物種尖齒檸檬鯊的研究。「尖齒檸檬鯊」瀕臨絕跡,東南亞僅存東沙一處育幼場。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副教授劉商隱與中山大學校友、真理大學運動管理學系副教授陳餘鋆及國家海洋公園管理處合作,探索東沙尖齒檸檬鯊幼鯊個體及親緣關係。他指出,全球檸檬鯊只有兩種,分布於大西洋的檸檬鯊(Negaprion brevirostris)與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的尖齒檸檬鯊(Negaprion acutidens),檸檬鯊分佈雖較侷限,但因歐美對軟骨魚類資源重視度高,在族群動態、遷徙、生殖行為等的研究都較豐富;而尖齒檸檬鯊分佈雖較廣,但依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紅皮書資訊(IUCN red list),尖齒檸檬鯊族群目前已經達到瀕危(EN: Endangered)等級,在東南亞數個國家都已經有地區性滅絕的危機。

東沙環礁為南中國海域唯一記錄到幼鯊穩定出沒的族群,根據2015年至2021年數據估計,平均族群數215隻。劉商隱表示,檸檬鯊是東沙的明星物種,習性獨特,相關研究顯示,母鯊有迴游出生地產子的現象,形成「育幼場」,幼鯊會待在分娩處附近淺水域成長至亞成體階段,才往較深海域移動。東沙島也觀察到每年春天懷孕的尖齒檸檬鯊會進入島周邊淺水區產子,春末夏初時像新生入學一樣有新幼鯊報到,且「新生兒」數量穩定。

劉商隱指出,研究以棲息於東沙島周邊與小潟湖中的幼鯊為主要調查對象,陳餘鋆進行定期定點捕捉標定、釋放與追蹤聲波標籤,同時取微量的肌肉組織保存。而他好奇東沙島周圍幼鯊個體與年級群間的血緣關係,憂心東沙島上的幼鯊有近親繁衍現象,不利族群延續,因而共同申請科技部計畫,以刑事鑑定中經常被用作比對兇手與鑑定親子關係的微衛星DNA(Microsatellites DNA)作為遺傳標誌,比較2013年至2017年間捉放研究所取得的幼鯊群不同個體間的遺傳變異。

研究結果發現,幼鯊群間親緣關係遠,幾乎都只是單純的「鄰居」,雖然母鯊每胎可產下約14至18隻幼鯊,推測因自然死亡率高,最終島上成了獨生子天堂。另以主成份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 analysis)針對所有樣本進行分析後,顯示東沙島上的幼鯊可能來自兩大家族,但家族內多數是遠房親戚,僅共用育幼場,活動範圍並沒有領域性。劉商隱表示,這意味著東沙島為許多尖齒檸檬鯊母鯊的產卵場,更是南中國海族群重要的育幼場,過去無相關研究探討,附近也未曾發現其他棲地,更突顯東沙島的重要性。

《取自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中山新聞》
Office: 品保中心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