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Top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17.2.3_2025_針對SDG進行國際合作與資料蒐集

◆ 台帛海洋科普教育中心揭牌 促生態保育永續發展
  臺帛海洋科普教育中心於帛琉社區學院揭牌,未來將定期進行實際的戶外教學示範、設立長期水文觀測站、觀察極端天氣對海洋生物的影響,以及蒐集帛琉原民海洋智慧,瞭解帛琉如何用現代科技保存帛琉的傳統智慧。

https://www.taiwanembassy.org/pal/post/4806.html

◆ 臺帛海洋科研合作 國家海洋研究院與帛琉國際珊瑚礁中心交流互訪
  帛琉國際珊瑚礁中心(Palau International Coral Reef Center,PICRC)為太平洋友邦帛琉共和國最知名海洋研究機構。國海院與中央研究院、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台灣大學、海洋大學及中山大學合組學術訪問團,13名學者前往參訪交流,訪問團與帛方討論濱海藍碳(blue carbon)、珊瑚疾病、AI分析、大型海藻過度增生等具合作潛力議題。帛琉國際珊瑚礁中心代表團來台回訪交流,由國海院與台灣珊瑚礁學會共同接待,並至中山大學參觀。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406250229.aspx

◆ 中山大學陳鎮東 榮膺中研院院士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約聘研究講座陳鎮東榮列中央研究院第34屆院士,其專長為碳化學與全球變遷,研究範圍遍及三大洋及南、北極,是全球碳循環及生態研究先趨之一。曾獲得象徵生態學領域最高殊榮的日本琵琶湖生態獎,也擔任國際科學理事會「國際地圈生物圈計畫」副主席長達七年之久。中研院院士為終身名譽職,象徵臺灣最高學術榮譽,陳鎮東也是中山大學創校44年來,首位在校時即榮膺中研院院士殊榮的教授。

https://news.nsysu.edu.tw/p/406-1120-336422,r2910.php?Lang=zh-tw
 

◆ 臺帛聯手推廣海洋永續 聚焦於氣候變遷
  國立中山大學臺帛海洋科普教育中心日前在國科會支持下舉辦海洋科普工作坊,這也是臺灣首次在太平洋友邦進行全英文海洋科學教學,參與者包括帛琉農漁環境部、中小學教師及帛琉國際珊瑚礁中心研究員,課程聚焦氣候變遷對海洋生態的影響,盼提升帛琉年輕世代對海洋生態和環境保護的認識。

https://news.nsysu.edu.tw/p/406-1120-343574,r2910.php?Lang=zh-tw
 

◆ 中山大學偕海委會宣讀《打狗宣言》 宣告未來十年全球海洋教育者的行動方針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攜手國家海洋研究院,共同舉辦國際太平洋海洋教育者網絡(IPMEN)二十週年大會。近200名來自十多個國家地區的全球海洋素養、海洋科學及傳統生態知識專家學者共同宣讀《打狗宣言》,宣告未來十年全球海洋教育者的行動方針,期待在國際平台發揮重要影響力。

https://news.nsysu.edu.tw/p/406-1120-353349,r2910.php?Lang=zh-tw

Office: 海科院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