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Top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ImgDesc(另開新視窗)

14.3.4_2025_因應水生態系統破壞的預防

◆ 臺帛海洋科研合作 國家海洋研究院與帛琉國際珊瑚礁中心交流互訪
  帛琉國際珊瑚礁中心(PICRC)為太平洋友邦帛琉共和國最知名海洋研究機構。國海院與中央研究院、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台灣大學、海洋大學及中山大學合組學術訪問團前往參訪交流,與帛方討論濱海藍碳(blue carbon)、珊瑚疾病、AI分析、大型海藻過度增生等具合作潛力議題。帛琉國際珊瑚礁中心代表團來台回訪交流,由國海院與台灣珊瑚礁學會共同接待,並至中山大學海科院參觀。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406250229.aspx
 

◆ 東沙環礁棘冠海星大爆發 國家公園署:將建立防火線防擴散
  113年3月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在東沙環礁西南側海域,發現棘冠海星大量爆發,因而在6月份偕同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中山大學東沙國際研究站人員前往清除。除了規劃清除作業,也將討論建立防止棘冠海星持續擴散的防火線,維護東沙環礁國家公園豐富的珊瑚礁生態系。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732928
 

◆ 守護東沙環礁生態 中山大學攜海管處獲生物多樣性獎
  國立中山大學東沙國際海洋研究站與內政部國家公園署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攜手,針對東沙環礁區域的海洋生物、水文環境進行科研調查,累積科學數據並提供政策建議,成功擬定有效政策保護東沙海域生物多樣性。雙方合作的「守護南海之星,東沙環礁生物多樣性保育計畫」,榮獲今年度2024 TWBA台灣生物多樣性獎銅質獎肯定,也是本屆全國唯一獲選的教育單位。未來,東沙研究站與海管處針對東沙區域之海草床棲地進行保護與管理,以穩定海床環境、提高珊瑚礁覆蓋率。此外也將開設東沙環礁系列課程,供全臺灣大專院校學生報名參加,藉由課程了解生物多樣性及生態永續的精神,提升個人生態環保意識,促進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理解和支持。期待持續透過海洋保育的推動,實踐大學社會責任並促進生態永續發展。

https://engage.nsysu.edu.tw/news/%E7%94%9F%E7%89%A9%E5%A4%9A%E6%A8%A3%E6%80%A7%E7%8D%8E/
 

◆ 東沙突棘隊成立,守護珊瑚礁
  棘冠海星入侵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海域,為爭取珊瑚生存機會,成立「東沙突棘隊」前往東沙環礁現場移除棘冠海星。內政部推動跨部會合作,國防部、海委會、農業部支援,並借重中央研究院、台灣珊瑚礁學會、國立中山大學東沙研究站的專業,希望能成功控制棘冠海星數量,守護海洋生態。

https://www.moi.gov.tw/News_Content.aspx?n=4&sms=9009&s=318945
 

◆ 中山大學海資系王亮鈞領軍實驗室發現魚皮黏膜共生菌具防疫治癒力 獲吳大猷紀念獎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副教授王亮鈞創設全亞洲唯一的海洋及致病微生物實驗室,團隊研究魚皮膚、共生菌及環境的三角關係,創世界先例,首度發現魚皮黏膜上的共生菌具抵抗力和治癒力,可幫助魚類抵擋環境中的病菌,有利存活。研究成果不僅助攻養殖經濟,更可望延伸於其他生物,可見仿生科技、醫學新藥等應用前景,新穎研究榮獲113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https://news.nsysu.edu.tw/p/406-1120-340170,r2910.php?Lang=zh-tw

◆ 東沙群島潟湖發現全新藍綠菌/中山大學、中研院研究 DS4耐熱廣鹽、具農業抗氣候逆境育種潛力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教授陳慶能團隊在東沙島小潟湖篩選出一株全新品種的藍綠菌DS4,再由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朱修安、研究員郭志鴻團隊完成全株基因定序與解析,發現DS4可耐五十度以上高溫,還具淡水、海水都能適應的廣鹽性,能異地養殖外,耐熱與耐鹽機制具應用於農業抗氣候逆境育種潛力。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708485

◆ 直擊海洋科技最前線! 副總統蕭美琴視察中山大學水下技術
  在全球海洋科技迅速發展之際,副總統蕭美琴南下高雄,視察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的水下載具與智慧操控平台研發成果。從國產科研潛艇實機展示、智慧無人船到無人載具AI應用技術平台,展現台灣海洋科技自主發展的堅強實力與突破進展。

https://news.nsysu.edu.tw/p/406-1120-359479,r2910.php?Lang=zh-tw
 

Office: 海科院
瀏覽數: